代理合伙欠款转化借款案:巧破证据短板,促成15万元调解回款
发布时间:05-08 浏览数:377 【
Close】
【基本案情】
委托人曾与对方恋爱期间共同经营店铺,分手后签署《借款协议》约定分期偿还15万元。
【争议焦点】
基于15万元实际包含散伙清算款及情感补偿,缺乏转账记录,无真实借贷合意,存在被认定为"虚假借贷"的风险,对方完全有可能以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为由拒绝还款,全盘否认协议效力。
【代理策略】
跳出借贷关系表象,主张双方通过《借款协议》将原有合伙清算及补偿转化为合法债权债务。范律师接受委托后,代理策略如下:
1、证据链补强
指导委托人取证:通过模拟对话场景,引导对方在微信聊天及录音中承认"15万元包含店铺投资清算款"等关键事实。
构建间接证据群:整理恋爱期间共同经营痕迹(支付凭证、微信聊天记录等),佐证合伙关系真实性。
2、诉讼+调解双轨推进
庭前向法院提交《款项构成说明及计算清单》,量化合伙投入与损失,瓦解对方"虚构债务"抗辩;庭审中突显对方确认款项构成的录音证据,迫使其接受调解,避免判决后拖延执行。
【裁判结果】
经开庭审理,双方达成和解,市北区法院作出(2025)鲁0203民初9674号民事调解书,对方分二期向委托人偿还15万元,并承担全部诉讼费。
【律师点评】
本案突破"名为借贷实为补偿"类案件败诉率高、举证难的困境。民间借贷案件需穿透表面合意审查基础法律关系,尤其在亲密关系中,更要注重证据留痕的及时性与合理取证。本案通过多维度证据补强和有效的诉讼策略,实现委托人权益最大化。